為響應西南石油大學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及鍛煉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及了解鄉(xiāng)下老人生活情況和幫助老人,暖陽助老服務隊8人前往資陽市石柱村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七月六日,實踐隊下午15:00到達資陽市石柱村,向村支書和其他工作人員了解村內(nèi)老人生活情況。一番大概的走訪后,了解到石柱村耕地面積小,所以所有家庭都靠出門打工為生,年輕人出去后,就只留老人小孩家中。這種生活方式造成了石磨村居家孤寡老人多,很少有人照料的情況。
了解情況后,第二天,實踐隊買了些禮物來村莊看望老人們,送完禮物后,和老人們聊天并有一些生活上的互動。
在村支書的帶領下,實踐隊一一探訪了那些獨自守家的老人,首先是胡爺爺,在去看望時他正在理發(fā),正好實踐隊中趙若行同學有一點理發(fā)經(jīng)驗,幫胡爺爺剃頭,隨后其他成員和爺爺聊天,從對話中得知,胡爺爺?shù)淖优纪獬龃蚬,一般只在重要的?jié)假日會回家看望他,其他大部分時間都獨自留在家中,生活起居都只靠他一人,從他的話中能明顯感受到他對子女的想念,實踐隊希望爺爺能安度晚年。
隨后實踐又探望幾個老人后,村支書帶著隊伍去探望一個特殊的老人,這位爺爺姓張,曾在新疆某炮兵連服役,后來要去調(diào)配支援越南戰(zhàn)爭,可由于路途遙遠再加上戰(zhàn)爭即將結束,張爺爺并沒有去越南。
退伍后由于一次意外,導致左腿受傷并一直殘疾到現(xiàn)在,家中子女也都出門在外,很少有時間來探望這為老兵,實踐隊送老人禮物后,向這位老兵表示敬意
通過此次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與老人們面對面說話和探望,鍛煉了實踐隊成員的語言溝通能力和勞動能力,也了解了當代中國一些老人的生活情況。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不能忘記這些老一輩建設中國的先驅者,同時也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宣傳這些境況,讓老人有陪伴,讓生活有溫暖,不讓等待成為遺憾。
作者:黃宇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