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杭州師范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組織的“情暖九和,夕陽有伴”志愿服務團隊,走進杭州市上城區(qū)九和人家社區(qū),為這里的獨居老人送去了為期12天的暖心服務。從生活照料到健康守護,從情感陪伴到代際互動,志愿者們用青春力量編織起一張溫暖的關愛網絡,讓老人們在夏日里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情。
溫情入戶,搭建心與心的橋梁
6月30日清晨,九和人家社區(qū)的樓道里便響起了輕快的腳步聲。10名身著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分成5個小組,開啟了“青春助老直通車·溫情入戶慰問行”。這是本次活動的首次亮相,目的是與社區(qū)獨居老人結對,打破陌生感,建立信任的橋梁。
志愿者們敲開獨居老人的家門,溫和表明身份后,便主動幫忙打掃衛(wèi)生、、整理散亂物品。起初有些拘謹?shù)睦先藗,在志愿者的帶動下漸漸打開話匣子,講述起過往的生活經歷,言語間流露出對年輕人到訪的欣喜,仿佛見到了自家晚輩般親切。入戶不是簡單的走訪,而是要真正走進老人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所需所盼,只有這樣,服務才能精準有效。
(圖為志愿者與結對老人在服務中心聊天。樓藝凡 供圖)
醫(yī)路相伴,健康服務送到家
7月2日上午,九和人家社區(qū)大門廳內熱鬧非凡。“醫(yī)路相伴·便民‘鄰’距離”青年服務計劃在這里開展,志愿者們?yōu)槔先藗兲峁┭獕簻y量、推拿按摩等健康服務。這是團隊結合醫(yī)學專業(yè)特色設計的活動,也是最受老人們歡迎的項目之一。
志愿者們熟練地為老人纏繞袖帶測量血壓,同時輕聲詢問日常血壓情況及用藥習慣。面對聽力不佳的老人,他們會耐心重復溝通。
在按摩區(qū),志愿者們手法雖略顯稚嫩卻十分認真,按照此前培訓的推拿技巧,為患有腰肩頸不適的老人輕輕按壓。為做好這次服務,團隊特意邀請校醫(yī)院推拿老師開展培訓,從穴位定位到力度控制手把手教學,強調針對老人骨骼和肌肉特點,需采用“輕、柔、緩”的手法,確保既能緩解不適又不造成傷害。
青春助老,防暑課堂與手工陪伴
7月3日,“青春助老:防暑課堂與手工相伴行動”如期而至。考慮到夏季是老年人中暑意外高發(fā)期,志愿者們特意準備了防暑知識講座,同時搭配手工艾草枕制作活動,讓老人們在學習的同時,體驗動手的樂趣。
活動采用PPT結合新聞播放的方式讓內容更易被理解,同時,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防暑常識,提醒老人們預防中暑,要記住“三不”:不貪涼、不缺水、不獨自外出長時間暴曬。講座結束后,手工制作環(huán)節(jié)開始。志愿者們配合社區(qū)工作人員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枕頭外套、內膽以及艾草粉,教老人們做手工艾草枕。對于視力不佳、手指顫抖的老人,志愿者會細心協(xié)助扶穩(wěn)材料,引導他們完成制作。當老人們舉著自己親手做的艾草枕時,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圖為志愿者開展防暑課堂。 李睿琛 供圖)
大小手牽夕陽,讓溫暖在代際間傳遞
7月8日和10日,“大小手牽夕陽·暖心入戶慰問行”分兩次開展。這是本次活動的創(chuàng)新之舉——讓大學生志愿者與招募的小學生結對,共同為獨居老人送慰問品。組織者解釋,希望通過這種跨代互動,讓老人感受到童真活力,同時讓青少年從小培養(yǎng)敬老愛老的美德。
活動中,小學生在家長陪同下與大學生志愿者組成“大小搭檔”,帶著清涼油、洗手液等清涼慰問品入戶。孩子們向老人問好,送上真摯的祝愿,孩子們羞澀、稚嫩的舉動時常逗得老人們喜笑顏開。兩次“大小手”活動,共有30多名小朋友參與,與大學生志愿者一起走訪了40戶老人家庭,讓暖意在社區(qū)里悄然蔓延。
(圖為志愿者與小朋友結對上門送慰問品。 郭永鵬 供圖)
(圖為志愿者與老人們的合影。 郭永鵬 供圖)
兩周溫暖接力:愛與陪伴未完待續(xù)
隨著最后一次入戶慰問的結束,杭州師范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情暖九和,夕陽有伴”志愿活動畫上了句號。兩周時間里,10名志愿者用青春的熱情,為九和社區(qū)的獨居老人帶來了幫助和溫暖。
志愿者們也收獲滿滿,他們在總結中提到,通過活動深刻認識到,敬老不僅是物質給予,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尊重,能為老人帶去快樂、感受到“被需要”的價值,是這段經歷中最珍貴的收獲。同時,大家對醫(yī)學專業(yè)的意義有了新的理解,認為除了治病救人,更要關注人的情感需求。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杭州師范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的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也讓青春在服務社會中綻放出絢麗的光彩。這場跨越代際的溫暖接力,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