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理工大學實踐團對中郝峪村的長者食堂展開深入調(diào)研,以實地探訪的方式,近距離觀察食堂運營情況,感受村莊對老年人的關懷與溫暖。
推開長者食堂的大門,整潔明亮的用餐環(huán)境撲面而來:地面一塵不染,桌椅擺放得規(guī)整有序,柔和的燈光讓整個空間顯得格外溫馨。臨近午餐時間,村里的老人們陸續(xù)前來,大家自覺排成隊伍有序取餐,臉上帶著期待的笑容。食堂工作人員始終保持著親切的態(tài)度,一邊為老人們遞上熱騰騰的飯菜,一邊輕聲詢問口味偏好,一句句家常問候讓食堂里滿是煙火氣與暖意。
據(jù)實踐團了解,中郝峪村的長者食堂為村內(nèi)老年人提供免費午餐服務。為滿足老年人的飲食需求,食堂在餐食準備上格外用心:每天提供的飯菜種類豐富多樣,既有軟糯易嚼的主食,也有葷素搭配的熱菜,還搭配了清淡的湯品與爽口小菜,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消化能力與營養(yǎng)需求。工作人員每天清晨便開始采購新鮮食材,從清洗、烹飪到裝盤,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把控,確保食物的新鮮與安全。同時,他們還會定期收集老人們的反饋意見,根據(jù)建議調(diào)整菜品口味與搭配,力求讓每位老人都能吃得舒心、吃得滿意。
值得關注的是,長者食堂不僅是老年人的 “飯?zhí)?rdquo;,更成了他們交流互動的 “社交空間”。用餐時,老人們常常自發(fā)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拉家常:有人分享家里的趣事,有人交流養(yǎng)生心得,還有人回憶年輕時的生活片段,歡聲笑語不斷。這種輕松的交流不僅拉近了老人們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友誼,更讓他們在集體氛圍中感受到村莊的溫暖與歸屬感,不再因子女外出而孤單。
中郝峪村黨支部書記在與實踐團交流時表示,設立長者食堂是村莊關愛老年人的重要舉措。隨著村里年輕人多外出務工,不少老年人面臨就餐不便等生活難題,長者食堂的建立,既切實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讓他們不用再為一日三餐操勞,也讓老人們真切感受到村莊的關懷。更重要的是,食堂的運營增強了村莊的凝聚力與和諧氛圍 —— 老人們在這里得到尊重與照顧,參與村莊活動的積極性也顯著提高,時常主動為村莊建設建言獻策,用自己的方式為家鄉(xiāng)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