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增強黨史教育,在實踐中增長才干,2024年7月12日至14日,巢湖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赴宣城市開展重走紅色遺跡、紅色理論宣講、基層干部授課等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出發(fā)前,團隊指導教師李融、蘇潔紅叮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認真感悟?qū)W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要有所得、有所悟。
追尋紅色足跡,賡續(xù)紅色血脈
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為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首先參觀了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和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厥捉▏,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前輩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實踐團成員參觀新四軍軍部舊址場館中陳列的槍支、烈士遺物、和新四軍的英雄事跡,團隊成員深受震撼。在參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和許家朋烈士紀念碑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學習老一輩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感悟革命前輩的紅色精神,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學習和傳承那些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獻身的英雄模范們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將其轉(zhuǎn)化為每個人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社會進步、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新四軍軍部舊址 木瑞涵 供圖
紅色真理傳頌,理論明燈領(lǐng)航
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為增強新時代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7月13日下午,實踐團成員來到宣城市績溪縣華陽鎮(zhèn)來蘇社區(qū),為社區(qū)青少年學生開展了主題為“紅色文化進社區(qū)”的理論宣講活動。團隊成員帶領(lǐng)社區(qū)青少年學生一起觀看紅色影片,感先烈壯志。社區(qū)學生們瞪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仿佛置身于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他們看到革命者們?yōu)榱死硐牒托拍,不惜放棄舒適的生活,投身于艱苦的斗爭中。起義軍們奮勇殺敵的場景讓他們感受到了革命的壯烈與英勇,那堅定的眼神和無畏的沖鋒,深深地觸動了他們幼小的心靈。隨后實踐團成員陳旭給社區(qū)學生講述紅色故事,揚英雄風采。在講述中,社區(qū)學生們積極踴躍的講述自己的感悟。此次紅色文化進社區(qū)的理論宣講活動在社區(qū)青少年學生的心中播下了紅色子,讓紅色精神在他們心中傳承,了解歷史,銘記英雄,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社區(qū)給青少年學生講述紅色故事 木瑞涵 供圖
基層干部授課,黨課別具一格
實踐中增長才干,學習中豐富內(nèi)涵。為進一步豐富黨團青年的精神內(nèi)涵,了解基層一線的實際情況,為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貢獻青春力量,實踐團的黨員同學帶領(lǐng)團員一起來到績溪縣郎家溪村,邀請郎家溪村黨總支張書記給實踐團成員上一堂不一樣的黨課。張書記介紹了郎家溪村的發(fā)展歷程、黨支部特色。隨后張書記給團隊成員上了一堂別具一格的黨課,張書記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深入剖析了違反黨紀所帶來的嚴重后果。這些案例猶如一面鏡子,讓團隊成員深刻反思,警醒自己時刻保持對黨紀的敬畏之心。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張書記的黨課讓自己對黨紀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明確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使命,要將黨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圖為郎家溪村黨總支張書記給實踐團成員上黨課 木瑞涵 供圖
此次“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隊員們在追尋紅色足跡中學習紅色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在紅色理論宣講中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基層一線中深入了解農(nóng)村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通過特殊的黨課,在心中種下嚴守黨紀、愛國奉獻的種子。這些經(jīng)歷將不斷激勵著隊員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挺膺擔當,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 陳旭)